|
離心分離機的作用原理離心別離機的效果原理有離心過濾和離心沉降兩種。 ①離心過濾:懸浮液在離心力場下產生的離心壓力,效果在過濾介質(濾網或濾布)上,使液體通過過濾介質成為濾液;而固體顆粒被截留在過濾介質表面,形成濾渣,從而完成液-固別離。過濾型轉鼓圓周壁上有孔,在內壁襯以過濾介質。 ②離心沉降:使用懸浮液(或乳濁液)密度不同的各組分在離心力場中迅速沉降分層的原理,完成液-固(或液-液)別離。沉降型轉鼓圓周壁無孔。圖3為4種典型的沉降型轉鼓。懸浮液(或乳濁液)加入轉鼓后,固體顆粒(或密度較大的液體)向轉鼓壁沉降,形成沉渣(或重別離液)。密度較小的液體向轉鼓中心方向聚集,流至溢流口排出,成為別離液(或輕別離液)。 轉鼓均為間歇排渣,適用于含固體顆粒粒度較小、濃度較低的懸浮液或乳濁液別離;轉鼓用螺旋連續排渣,可別離固體顆粒濃度較高的懸浮液。在具有多層圓錐形碟片的轉鼓中,液體被碟片分紅若干薄層,縮短了沉降別離的距離,使別離加速,改善了別離效果。 當要進行別離的固、液混合物從進料口進入高速旋轉的轉筒內,在離心力的效果下,混合物通過濾網完成過濾,液體別離物通過排液管排出,固體別離物留在轉筒內,待轉筒內的固體別離物達到設備所規則的要求時,中止進料,對固體別離物進行清洗,同時將洗滌液排出。清洗達到要求后,離心別離機進行低速運轉,固體別離物排出設備(刮刀)在交流伺服電動機的驅動下動作,將固體別離物排出,完成一次工作過程。 |